欢迎来到中传在线!
  • jzg

官员微访谈互动机制待健全

 茶掌柜

    (记者观察)

    网络问政并非新事物了,但上个月4号市长刘悦伦的微访谈“有话对市长说”不到两 个小时,上万网民上线提出3000个问题,其热度此前少见。刘市长与网友的互动既实在又不失幽默风趣,赢得不少网民的赞美。而在前日,市长刘悦伦亲自走访 了三个网友提到的需要整改的区域现场,并对3000多个问题汇总后实现基本全部回复。

    市长的认真态度为各级领导树立了榜样。而在近 期,南海区的“微访谈“从区到镇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中,同样获得了网友的积极参与。但冷静下来想一想,微访谈热度的背后不仅仅是市民参政议政的热情,反而 值得一问的是,如此众多的问题为何只有在市长访谈时才“总动员”,是政府各部门沟通机制不畅还是即使有问题也未获重视和解决?

    3000 多个提问中有很多提问并非什么“大事”,而是诸多关乎方便的小事、琐事。例如网友反映季华路快速化施工现场尘土飞扬,而且道路坑坑洼洼,比较混乱。刘悦伦 市长为此专门走访,禅城区政府则被督促回应今后会对车辆认真冲洗、杜绝撒漏现象。但市长走访的意义在于做出一个表率,如果“一枝一叶”都让市长去走访、督 办,3000多个问题,市长加班加点都忙不完。

    反过来讲,如果每个部门、每个区的领导都能主动直面群众提出的问题、认真解决问题, 留给刘市长微访谈的问题可能就没那么多、那么碎了。与市长微访谈形成对比的是,佛山的516个政务微博(数量位居全省首位),代表着各个部门、单位,但仔 细观察会发现,市民、网友向其询问、反映、投诉问题的极少。政务微博成了只静态展现地方形象、领导活动甚至是粘贴心灵鸡汤的logo。

    或 许在很大程度上,网民只相信通过市长才能解决问题。对于网络问政而言,要想持久地获得网民的互动和支持,最为关键的是解决了问题没有。因此佛山网络问政互 动机制的建立需再进一步。市、区、镇领导能否相对固定时间进行常态化的微访谈,网民的问题何时解决?为何解决不了?解决不了谁该问责?网民是否真正满意? 这方方面面的反馈机制均是互动不可或缺的部分。好在市长刘悦伦已经提出了系统化、长效化网络沟通机制设想。希望这个机制能早点完善、启动。(胡马)

合作伙伴